3D打印和骨科转化医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举办 探讨相关领域的新方法新发现

期次:第1510期       查看:37

第一届3D打印和骨科转化医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于10月15日在上海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骨干介绍了各自在肌肉骨骼组织的3D打印、骨软骨修复和组织工程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并就基础和临床的桥接、3D打印产品的骨科转化和应用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本报讯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欧盟第七框架研究计划项目的支持,首届3D打印和骨科转化医学研究国际研讨会于10月15日在上海成功举行。此次会议由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暨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组织承办,九院汤亭亭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秦岭教授担任大会的共同主席。
  会议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华东理工、荷兰Twente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皇后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瑞士AO研究所、上海市硅酸盐研究所、解放军总院、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3D打印领域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骨干,介绍了他们各自在肌肉骨骼组织的3D打印、骨软骨修复和组织工程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共18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人员就医用新材料和3D打印相关领域的新方法、新发现,以及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特别是临床领域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如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孙伟教授在“3D Bioprint-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的大会报告中,介绍了国际上在3D打印领域的最新进展、发展机遇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王燎博士在题为“Essen-tial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的报告中,介绍了戴尅戎院士带领的九院骨科团队在3D打印个性化植入物临床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应用病例已包括骨盆肿瘤、骨缺损、关节翻修手术、骨畸形矫正等。来自荷兰Twente大学的Dirk Grijpma教授在题为“Additivemanu-facturing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的报告中,展示了他们团队在复杂多级结构骨修复材料方面的设计和加工成果。
  如何桥接基础和临床,积极推进包括3D打印产品在内的骨科转化和应用也是会议的主要议题。瑞士AO研究所的骨科转化医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并被誉为成功的典范,Geoff Richards教授和Mauro Alini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在新型骨折内固定设计、促进骨折愈合血供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转化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秦岭教授团队、香港大学吕维佳教授则介绍了他们如何积极推进含镁支架材料、可注射材料在临床的转化和应用。
  从本次会议的报告来看,3D打印作为全球范围内的前沿科技,在骨科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国内外均已有很多临床应用的成功案例。但与会人员也认识到在多级复杂结构的设计、生物3D打印产品的功能化、3D打印个性化植入物的质量控制等方面,仍需要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临床医生和监管机构的积极协作和共同努力来进行攻关和突破。
(张双燕 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