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胸科医院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

期次:第1551期       查看:36

  本报讯 11月11日下午,由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陆舜教授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课题“基于组学特征的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构建和验证”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上海市科委副巡视员刘勤、上海市科委生物医药处处长董树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红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郑宁、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部赵国屏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首席专家廖美琳等出席会议。清华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湘雅医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立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申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课题参加单位的项目组成员等40人参加启动会。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科技部设立,是关于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它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陆舜教授领衔的课题“基于组学特征的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构建和验证”,于9月获得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立项。
  项目首席科学家陆舜教授和各个子课题负责人围绕项目和子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实施方案和预期成果进行汇报。在专家点评中,赵国屏院士寄语课题组,拥有梦想、不忘初心:以分析临床肺癌患者数据、找出肺癌精准治疗疗效的标志物、实现肺癌精准治疗的初心,实现治愈肺癌患者的梦想。刘勤、陈红专、郑宁等均希望课题组要保质保量、高质量完成课题任务,并以此为起点做好转化性研究,同时,将尽力按照国家要求做好配套保障工作。
  课题组成员在听取各位领导及专家的要求与建议后,表示将遵照重点专项的实施要求,加强团队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共同围绕肿瘤临床治疗的前沿手段———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应用的生物标志物,展开多学科、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以期确定适宜中国人群肺癌免疫检查点的分子标志物,建立相关检测技术和评价标准,发现新靶点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新机制。整个项目预计将在2020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