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胃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访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医学院院长兼附属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

期次:第1267期       查看:258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始终面临着胃癌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生存时间较短等问题,对进展期胃癌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便于推广的外科综合治疗技术与方法。但随着一项名为“提高胃癌疗效的外科综合治疗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的发展,这一状况正在逐步改善,该项目也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5代人、近40年辛勤研究积累的心血
据项目第一完成人、医学院院长兼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的朱正纲教授介绍,通过重点随访胃癌癌前疾病和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这两类高危人群,并采用放大内镜、荧光染色等一系列新技术,提高精确识别微小癌灶的水平,瑞金医院近年的胃癌早期诊断率从原来的7.6%提高到21.6%。目前,该院胃癌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为44.2%,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64.0%,整体疗效位居国际先进水平之列。“这一连串可喜数字的背后,是瑞金医院至少5代人、近40年辛勤研究积累的心血。”
  “胃癌生物学特性复杂,发病机理至今不明,大多数病人就医时已经是中晚期。当年,前辈们在艰苦条件下启动攻关,如今项目创建人傅培彬教授已经去世,第二代、第三代的林言箴、尹浩然等老师也已高龄,我算是第四代了,也在这个项目研究上做了30多年。”回忆起在前辈引领下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都让朱正纲记忆犹新,如昨日一般。
  当年在读研究生时,有一年春节寒流骤至,朱正纲的第一反应是连夜赶到实验室,用棉被包住门窗,在室内生炉子取暖:“动物如果冻死了,好几个月的心血就白费了。”此外,研究还需要用合成致癌药,但因经费紧张买不起,就自己合成。没有专门的消毒设备,实验室又通风不佳,“可以说随时有致病的可能,但凭着一股劲就熬过来了”。
发挥学科群优势以延长“生存期”为己任
朱正纲说“如何防治胃癌腹膜转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为此,项目组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系统研究,研发出“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技术。它的临床应用能有效防治腹膜转移,降低了胃癌术后腹膜的复发率。
  以术前分期为核心的“围手术期循症治疗”理念也在临床中取代了原本肿瘤手术后再为病人进行肿瘤分期的传统做法,“在术前就能基本了解病人的胃癌发展到何种程度以及癌肿的生物学特性,并以此为病人制定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有效提升根治胃癌的几率。期间,课题组通过建立多学科参与的工作机制,使各科医生的诊疗技能得以充分发挥,从患者肿瘤诊断、手术、围手术期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到营养功能改善等,整个胃肠肿瘤学科群中,消化内、外科,病理科,临床营养科、肿瘤科等都位列其中,综合疗效可见一斑。
  难忘恩师嘱托 立志攻克难题
如今,朱正纲又带领项目组开始从基因角度研究胃癌。“有些人为什么会得胃癌?为什么有些人的胃癌转移又广又早,而有些人则较缓慢?。”朱正纲说,人类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机理还不是很了解,“这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继续努力,更深入地开展有关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目前,项目研究人员已找到14个与胃癌有关的候选基因,如MPS1在胃癌细胞有丝分裂中起关键作用,血清中CF1水平在胃癌和健康人外周血中有明显差异,这些首创性的发现对进一步了解胃癌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我的老师傅培彬曾告诉我:不做科研的外科医生,就是个开刀匠。如果你从‘匠’变成一个‘家’,就不同了,不但会看病开刀,还要从临床发现疑难问题,通过科研解决,然后再加以推广。”朱正纲说,恩师的一番话让他回味至今。?
  而对于已取得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为更多胃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在6000余例胃癌外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瑞金医院已形成了一套水准较高的治疗规范流程。”朱正纲说,胃癌首次手术的根治性与规范性将决定病人的预后情况。推广这套综合治疗流程,特别是标准的胃癌根治手术也是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
  谈到这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荣誉,朱正纲谦虚地说:“这是5代人的努力,40年的积累。我们这一代正幸运地赶上‘摘果实’的时候。”但对于未来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毫不回避:“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科技实力密切相关,要实现国家发展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应该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李楠 陆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