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校区路名由来

期次:第1267期       查看:592

  1、南洋东(/西/南/北)路
此路取自我校前身南洋公学(1896-1905)校名。1896年,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在地属“南洋”之上海奏设南洋公学。此后校名曾一度称为南洋大学堂(1912)、南洋大学(1922-1927),1921年定为交通大学,但“南洋”两字已深入人心。
  2、思源东(/西/南/北)路
该路名源自我校校训。1933年,1930届毕业生在第一宿舍前捐造一座以校徽雕塑为中心的喷水池,池中碑刻“饮水思源”。后逐渐得到广大校友认可,定为校训,成为历代交大人勿忘母校、报效祖国精神品格的象征。
  3、宣怀大道
该路名取自交通大学创始人盛宣怀之名。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江苏武进人,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甲午之后,仿照西方近代学制分别在津、沪创办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开我国新式教育之先河。盛宣怀倡导的师范教育、留学教育,及构建近代学制、编译教科书等皆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开创之举。
  4、文治大道
该路名取自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之名。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江苏太仓人,近代著名教育家。1907-1920年任职交大校长期间,崇尚求实学务实业,创工科,办管理,重国文,励品行,为交大建成著名理工科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常教诲学生欲成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被誉为“工科先驱,国学大师”。
  5、求实路
该路名源自交通大学“求真务实”的文化特质。早在20世纪初唐文治老校长即倡导“求实学、务实业”,三十年代黎照寰校长倾力培育实行家。百年沧桑,“求实”业已成为交大人“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精神品格之首。
  6、精勤路
该路名源自交通大学老校训和原第二医科大学校训。1930年交大定“精勤敦笃,果毅忠恕”为校训,沿用至建国前。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训为“博极医源,精勤不倦”。2005年两校强强合并,组建新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的精神文化使得“精勤”传统得以融汇相通。
  7、文俊路
该路名源自交通大学著名校友吴文俊之名。吴文俊,1919年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2000)。在拓扑学、自动推理等领域有杰出贡献,创立“吴文俊方法”,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8、学森路
该路名源自交通大学著名校友钱学森之名。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至今唯一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科学家。在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等领域具有开拓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9、元培路
该路名源自交通大学老校长、原特班总教习蔡元培之名。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1901年9月至1902年11月担任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28年2月至6月兼任交通大学校长,为交大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作出诸多贡献。
  10、叔同路
该路名源自交通大学著名校友李叔同之名。李叔同(1880-1942),生于天津。法名“弘一法师”,中国现代画家、书法家、音乐家、戏剧家。1901-1902年就读于交通大学南洋公学特班,学名李广平,受教于蔡元培先生,同学中有黄炎培、邵力子等著名人士。
  11、龙坡路
该路名源自抗日战争时期交通大学重庆办学之地名。抗战期间,学校被迫在上海、重庆两地办学,重庆校址初设小龙坎(1940-1942),不久迁至九龙坡(1942-1946)。此路恰处于河道与绿化带“双龙交汇”的龙脊位置,寓意着藏龙卧虎,隐喻交大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