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努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工作

——机关党委召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会议发言选编

期次:第1214期       查看:584

  编者按: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大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对高教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十七大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等重要论述为高校机关党组织抓好学习、凝练理念、推动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进机关部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适应学校内涵发展的服务型机关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管理服务水平和执行力,11月14日机关党委召开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会议暨第四次机关党支部书记季度座谈会。校党委书记马德秀出席会议,并与全体机关党委委员、机关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全体机关部处长一起,结合机关工作实际,交流了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体会。会议还邀请了部分学院的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参加,会议由组织部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夏小和主持。以下是马书记在本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和部处长的发言选编,请大家学习参考。
马德秀书记在机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机关部处既是学校党委和行政决策的参谋、执行者,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具体组织者;既是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良好校风的示范者。要提高机关的工作水平,机关党委一定要起到核心作用。
  十七大精神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关我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能力、执政文化的新思想、新发展,需要我们结合工作实际来认真学习领会和落实。一是对执政理念转变的思考。新时期我党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执政发展理念,指导治国理政各项工作。机关部处长要结合本职工作,深入思考如何按照十七大精神,转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校的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关爱学生,要在创新人才培养、追求学术水平和服务国家、地方战略上,找到整合点。二是对执政能力的思考。新时期党中央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项事业和自身建设的主线。提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新要求。报告中特别强调四个“一定要”,实际上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指导和要求。三是对执政文化的思考。在执政文化上,强调改革创新,解放思想,高度重视党内民主。报告提出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我们一定要注重创新文化建设,牢牢把握住交大精神和交大文化中改革创新的精神实质,没有这样的一种文化,工作是绝对做不好的。
  结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工作,马德秀书记强调,机关同志一定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一要进一步提高机关部处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破解难题的水平。我们一些同志很实干,但对于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理念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顶层设计是什么,缺乏深入思考。很多问题不做深入研究,就不能去决策,不能拿到会议上去讨论。在部处的职能设置、定位上,要把研究方面的功能凸显出来。要通过改革的思路,把一些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整合起来,使部处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问题;否则,工作就可能做不到点子上,工作效率和质量也不会太高。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思想作风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是全面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前提。十七大强调要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根本,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为核心,切实改进思想作风。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要有一种志在必得的勇气和胆略,才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的各级干部都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始终保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朝气蓬勃、昂扬进取的锐气,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永远追求卓越,用改革创新精神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三要改变领导方式和提高管理水平。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只有依托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才能得以发挥。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本质要求,一定要加强制度、机制的建设。机关的工作,只要能做到的,就要公开、透明,选拔干部也要公开。越公开、透明,就越公正、公平,工作就越简单,包括各个部处的各种评奖,越公开越好。同时,权责要一致,在要权利的同时,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责任。要研究机关的管理方式如何形成合力,如何在机关里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制约但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确实体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最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用心做事。同样一件事,用心与不用心,效果绝对不一样。在用心做事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综合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干部工作和党的建设,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组织部部长 夏小和)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今天是机关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专题会议,下面,我结合干部工作,谈三个方面的学习体会。
  一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讲得很清楚、很明确,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我校来说,早在2004年,学校党委即已明确提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必须致力于内涵建设;2007年提出,学校发展处于从外延扩展到内涵建设、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从国内竞争到国际竞争等三大转变的新阶段。新形势下,院系、部处如何做好工作,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是认真学习十七大关于做好干部工作的有关论述。十七大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提高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体系,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注意从基层和一线选拔优秀干部,等等。关于领导班子建设,十五大提出“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十六大提出“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十七大则强调“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这些都充分反映出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文化的转变。十七大内容博大精深,新词很多,许多是原创,涵义很深刻,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结合我们的工作很好地贯彻执行。
  三是关于我校干部工作的思考。组织部是与党校、机关党委、老干部处四个部门合署的一个部处,今天我主要谈干部工作方面的一些思考。第一,关于选什么样的人,选人标准,选人理念。十七大对干部工作有许多宏观方面的要求,暑期学校领导就如何做好干部工作出了一些题目,我们组织部结合这几年的工作,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创新干部工作。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基础上,分层分类研究干部标准。比如,二级单位的党政正职,应该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哪些方面的能力,都要认真研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想法,还要开一些研讨会,进行深入研究。第二,怎么样选人,选任的途径、方式和方法。十七大也有专门的论述。这两年,我校扩大了干部招聘的工作力度,解决了几个问题,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给更多的人提供参与竞选的机会,扩大了选人用人视野。第三,怎么考核和培养。考核是我们必须面队的一个现实问题。有个考核标准问题,选任方式不同,考核标准就不一样。高校教学、研究、学科建设周期长,岗位工作难以量化,指标化“政绩”考核是否适宜、考核是否过于繁复?这些都是探讨的课题。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做好三个“提升”
  (党委办公室主任 李建强)
  党的十七大精神内容丰富,如一些专家所说是博大精深。学习以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很开眼界。那么,落实到我们党办支部,怎样通过学习来努力提高思想认识,怎样通过贯彻来切实推进工作?我觉得应当自觉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进行提升。
  一是提升理论素养,提高研究问题的自觉性
  这几年,在学校党政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学校发展的非常好,非常快,正像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但我们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报告中提出的四个“深刻”,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学校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和表现。在这样一种形势、这样一种情况下,不善于学习、不重视研究问题肯定是不行的。
  理论素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以科学发展观为例,早在上世纪末,江泽民同志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则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概括。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线索非常明晰,内涵不断深化。我们的思想要跟上中央的部署,要适应学校未来的发展,必须自觉地学习,认真地研究。国际著名的战略领导学大师阿戴尔最推崇的一句话是:“领导是关于精神的”。领导不管大小,是否合格和胜任,关键是要看他是否能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带来持久的精神发展力。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党办支部的同志还要在这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
  二是提升执行能力,推进各项工作上水平
  十七大报告是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部分里阐述的,可见不再是就事论事,而是放到更高的建设民主政治的层面来加以强调的。其中又有几个关键词: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等,都对我们办公室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党办作为学校党委工作的综合办事机构?,是领导工作的参谋和助手,也是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通过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和实施决策服务,为校内各单位及全校师生服务?。因此,它本身的执行力和效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在校领导的严格要求下,我们在提升执行能力上主要抓了“建平台”和“促督办”和内部组织文化的建设工作。在平台建设上,一是党办和校办之间的平台,二是党务职能部门之间的平台。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合作,力求提高工作效率。在督办工作上,一人牵头,几个副主任分头推进,特别是在信息的报送、传递、交流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师生和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在十七大精神学习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内部组织文化建设的构想:把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勤政廉洁、服务高效作为办公室组织文化建设的主旋律。这一建设将有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久做出努力。
  三是提升服务理念,增强服务大局的能力
  在十七大报告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和“建设服务型政府”联系在一起的,学校不是政府,但作为校部机关,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学校大局,服务全校师生员工是必须重视和加强的。党办理应在其中起好带头和示范作用。
  服务不是一句空的口号,不是一种表面动作,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真诚到位的。我们在办公室内部提出了三点自我要求:一是加强能力建设,主动服务好学校中心工作;二是加强工作协调,更好服务各兄弟部门和单位;三是提高工作质量,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我体会到,只要真正解决好了理念问题,服务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只要用心服务,许多事情可以做得更好。
深刻领悟十七大精神牢记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事处处长 吴旦)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报告。
  报告中十九处提到“人才”一词,再次重申了“以人为本、人才强国”战略,足见国家对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充分重视。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促进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在队伍整体建设基础上,要进一步凝练重点,花大气力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强国是我国人才工作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2003年12月,在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指出:“要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也提到:“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
  基于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积极策划并推行了多项用于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计划,包括人事部的“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的“春晖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创新团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及中科院的“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百人计划)”等。
  在一系列有力措施的推动下,我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历史基础薄弱,至今为止,高层次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源严重短缺,缺乏大师级人才仍是制约我国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能够跻身世界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凤毛麟角;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发表在国外知名期刊上的文章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质量还不够,他引率还不高,产出高引用论文的教师极少;高校教师中拥有世界200强大学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明显不足。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的作用尤显重要。我校历来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出并且实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同时在政策、资金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投入。自2006年以来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和设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特聘教授”在内的一系列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为我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提供了更加系统的政策支持。
  近一步落实十七大精神及学校人才强校战略,花大力气进一步做好我校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人事处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学科梯队的建设,我们将本着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科梯队的建设,尤其是中青年骨干的成长,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的“三个有利于”原则,按照十七大对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紧张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这一中心,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得着眼点由国内向国外转变,高地建设向高峰建设转变,重人才引进向重平台建设、舞台建设、环境建设转变。针对海外引进人才,研究和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标准,针对现有人才,打造具有人才凝聚效应的环境与文化,让他们有相对宽松、公平自由的工作氛围。
  近期我们将积极推进学校人才库建设,举全校之力,发挥学校、国际选才委员会、学院、教授等各方面的作用,以高端人才为重点,以各级各类人才为补充,收集与共享与我校学科发展相关的各类人才信息。建立自上而下、运转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将人才引进与培养转变为方方面面的自觉行动,实现良性循环。
  人才是国家科技进步与发展的领军力量,也是我校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前进的关键因素。我们将深刻领会十七大对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精神与要求,不断做好部门内涵建设,增强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教务处处长 江志斌)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些关于发展的普遍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同样也是指导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方针。
  1、用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当前我国正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一流大学不仅要用一流的知识创新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更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而本科教育在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本科教育,需要考虑四个效应:1)滞后效应:重要的知识创新成果可立竿见影地提高学校的地位,而毕业生以杰出的成就回报母校一般要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持续效应:一个毕业生的影响可长达40+-50年,甚至永远存在;3)全局效应:培养一流的人才不仅可强校,而且可强国与造福全人类;4)放大效应:学校培养出的众多一流人才,在各自岗位上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远大于学校自身的知识创新产出量。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一流的生源应该享受一流的教育。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是党和人民赋予交大的历史重任,也是交大的光荣传统。
  “育一等人才“是交大的传统,是交大可持续发展的法宝。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培养一流人才是世界一流大学重要标志。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之所以出名,与其分别出过7位和5位美国总统密不可分;交大今天的社会地位和国际知名度,和培养出江泽民、钱学森这样一批杰出的校友以及二十多万各类杰出人才密不可分。
  我们必须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理解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树立长远意识,“思源致远”,拥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宽广胸怀,从学校可持续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高度,从为国家甚至为全人类服务的大局,理解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2、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首先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要统筹兼顾影响本科教育教学的各种矛盾,如:妥善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促进两者的融合与互补;处理好发展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与新兴交叉学科关系,保持传统优势学科的活力,有选择地设置新学科专业;把握好外延拓展与内涵建设关系,加强教育与教学内涵建设,完善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与制度;统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推进研究型教学与探究式学习。
  3、科学发展观与人才培养质量
  “要求严”是交大的优秀教学传统,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要统筹兼顾人才培养的过程质量与目标质量,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要充分认识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被动管出来的,进行很好的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化质量保障体系;树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益、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要依靠广大教师、学生、及各级领导的“以人为本”的质量观。
  4、“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效率与水平
  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高效优质服务体系。教务处拟整合面向学生的各项服务,设立“学生接待中心”,以提高服务效率与水平;要完善快速响应机制,为师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要努力使教学管理与国际接轨,满足国际化办学的需要;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构建整体解决方案。
  5、以评建整改为契机,强化内涵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改革与完善教师与院系考核方式,真正把本科教学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改革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强化产学合作机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高水平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及将更多的科研资源用于本科教学的长效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方式,确保本科教学运行经费的投入;实质性启动教育部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实践项目;启动新一轮培养方案研究与修订;以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为抓手,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教务处将继续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为建立与完善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不懈努力!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到科技创新管理的实践中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周培)
  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认为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我们感到很振奋,备受鼓舞。可以预见,十七大后国家将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些将给我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研究型大学,交大在自觉对接国家目标,服务国家战略方面义不容辞,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但同时我们也深刻意识到,国家加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大格局下,只有不断改革学校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十七大报告有关科研方面论述,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就机遇而言,十七大报告引领国家和地方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将给学校带来加速发展的良机;国家提高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示范工程建设也会给我校争取资源加快发展带来机遇;随着长三角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对科技和人才需求会急剧增大,我校在此方面优势明显,对接“十一五”科技规划,我校在基地建设、国际合作、军工科研等方面有很大增长潜力;另外,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2008年初的相继启动,以及2010年世博会、崇明生态岛建设都对我校科研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但同时,我们也清楚认识到,我们也面临不少挑战。从学校外部环境来看,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一是来自兄弟高校的快速发展的竞争压力,部分科研指标需要突破,但举步维艰;二是面临的科研竞争也包括科研院所、企业对我校的压力;三是国家科技资源分配的标准和科技实力的评价标准下移———越来越重视产品和科技的现实生产力转化。从学校内部实际情况来看,科技综合实力有待加强,首先表现在我校重大重点项目数量不多,与我校整体地位不相称,在某些领域在承揽国家重大项目方面显示度不高;其次是领军人才缺乏,两院院士总数与北大清华有很大差距,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全国的排名也不十分理想;再次是国家级创新基地数量总体落后于清华北大,国家级创新基地综合科技实力不够强,产生成果与其地位不相称。从学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来看,也存在一定问题,表现在大项目、大基地牵引下有组织的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教授专家等专业人员参与学校重大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科研管理人员(校、院系)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灵敏度还有待提高。
  面对机遇和挑战,结合我院实际,我们提出一些新举措。从科研工作方面来讲,我们将快速推进国家级基地建设,强化领军人才培养,大力提高国防科研研究能力,强化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大力加强科研战略研究,加强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从内部管理上来看,我们将在科研院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办公”的宗旨,大力提倡时效意识、合作意识、学习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形象意识等六个意识,切实提高科研院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同时,科研院将完善《员工行为准则》和《科研院业务指南》,加强规划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实现工作流程无缝链接,以此来提高行政执行力;另外,还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倡科研院工作人员到基层调研,以此提高战略判断力,进而提高决策科学性。
  总之,在新形势下,科研院将以十七大精神为统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执行力,加强战略研究,提高战略管理水平,努力成为学校科研水平快速提升的直接推动力,为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目标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