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江:把生命定格在战斗的状态

□王薇

期次:第1197期       查看:371




他就这样匆匆离去,带着很多未完成的心愿:进一步完善、改进龚嘴水电站水下清石及封堵施工方案设计;让院里同志们的收入再提高一步;回到上海给辛苦操劳的妻子过四十五岁的生日;去昆明老家陪着年迈失明的老母亲住上一个星期……在2007年4月26日发生在云南的那场车祸中,他走得太匆忙了。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海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谢长江研究员。
  
敢打硬仗的领军人
1999年初,渤海湾的海上风暴刮倒了胜利油田的某采油平台。倾覆后的平台水下套管出现断裂,泄漏的原油严重污染海水,油田管理部门万分焦急。与此同时,国内多家水下工程单位都不敢承接抢修任务,因为平台套管中灌满油气,抢修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火花,随时都有引发爆炸的危险。时任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今海科集团前身)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的谢长江顶住压力,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他带领的项目攻关小组利用自主研发的水下电视系统,多次到事发海域进行水下观测,准确掌握了管道破损情况。同时,主持自主开发水下液压设备,反复进行模拟抢修试验,终于完成了不会产生任何火花的切割修复工作。仅此一项,工程就创造产值1000多万元,而且保护了渤海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人们赞叹谢长江的勇气与魄力,然而这辉煌业绩的背后是他多年的勤奋攻关与不懈努力。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谢长江被分配到海科院工作。学习水声学的他积极拓展视野,迅速适应工作实践的需要,参与了一系列课题的研究。这其中“水下彩色图像声纳研制”项目荣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潜水员水下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010年我国水下交通工程技术发展与对策研究”分别获得交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8年,谢长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之后更加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八十年代末,正逢国家实行科研单位体制改革。海科院也被推向了市场。谢长江再一次显示出他非同一般的魄力与眼光。他先后主持研发了水下多功能搜索仪、水下探测器、SCOM系列水下电视、新型水下作业工具等新产品,在国内多个大型水库、海上油田的水下施工、监测、修复工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2002年,四川龚嘴水电站大坝水下排砂底孔由于泥沙长期冲蚀而无法正常运行,致使水中泥沙大量堆积威胁大坝安全。谢长江带领攻关小组巧妙设计出潜行式水下自动封堵装置,即在水下封堵门上设计遥控推进器,安装摄像、声纳定位等装置,从而在陆地上遥控整个封堵过程。试验的过程是艰苦的,他带领着项目组的同事们在上海反复演练,并多次到电厂进行水下探测;投标谈判更是艰难的,因为此前国内电厂都是依靠潜水员进行人工封堵,对此项新技术没有信心。但是谢长江和他的团队还是凭借科学、扎实、完美的试验论证,击败了众多采用人工封堵的竞标单位,使电厂采纳了他们提出的“无人遥控水下封堵”设计施工方案。最终,将高18米、宽10米,厚2.4米,重达200吨的钢结构封堵门一次性成功封堵。整个过程只用了两个小时,而此前刘家峡水电站利用人工封堵花费的是一年的时间,不仅工程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危险性很大。整个龚嘴电厂沸腾了!厂领导当即决定,其余4个底孔的封堵工作都由谢长江的技术小组来完成。
  就这样,在科研单位体制转化的十余年间,谢长江主持市场开发工作,代表单位承接了上百个工程项目,一次次解决技术难题,使海科院的名字在水下工程业界成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赢得业主单位的一致赞赏和高度评价。
  
严格管理铸铁军
  在采访的几天时间里,记者明显感受到,在海科院,尤其是在原先谢长江领导的测控所里有一支管理严格、训练有素的铁军。他们精神状态积极向上,充满了斗志,大多数都是集团的业务骨干。他们把这一切归功于谢长江的严格管理与率先垂范。市场开拓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于雄厚科研实力的支撑,另一方面更是来自于内部的严格管理。谢长江早就认识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事业越是进步,内部管理就越是不能放松。
  同事们都说,谢总太认真了,太追求完美了。他不能容忍人家说自己的活干得不漂亮,更不能容忍人家说自己带的队伍不好。一年之中,谢长江有二百多天在外出差。而且出差的地方都在深山沟里,生活条件艰苦,但是每到一处,他都要和工人在一起,吃住都在工地,从不摆领导的架子。
  单位的效益逐年提高,公务用车也就多了起来。但是谢长江规定,公车一律不能私用。当天用车,必须当天归还,决不能把车开回家。私人借用,必须缴纳相应的租金。一次,谢总出差在外,他的妻子生病需要住院,单位的同事用公车将她送往医院。但是谢总回来后,一定要上缴200元钱作为租金。妻子工作有时加班到晚上十点多,谢长江从未用公车去专门接过她一次。而所里有一位同志身体不好,家离单位较远,每次单位项目加班,即使夜里时间再晚,只要谢长江在,他总是亲自开车将这位同事送回家。
  他出差到广州,发现回上海的机票太贵,就先坐火车到深圳,买四折机票回上海。有时他赶到机场已经很晚,不得不搭乘第二天的航班,但是他舍不得住昂贵的机场宾馆,就打个出租车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廉价招待所里。他的日程总是安排得很紧凑,出差路过昆明,只在母亲家住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奔赴施工工地。龚嘴电厂离乐山大佛只有半小时的车程,他往返那里数十次,却从未去参观过大佛。他家里的电话费可以由单位报销,但他不允许家人随意浪费。谢长江侍母至孝,但他给母亲打电话,也只是简短问候几句,就挂断电话。就是这样,谢长江把公家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节省。因为他深知,这钱是科技人员日夜攻关换来的,也是水下技术工人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在谢长江的表率作用感召之下,身边同志渐渐习惯了他的这种工作作风。大家自觉遵守谢总靠身体力行立下的这些规矩。“跟着这样的人干活就是有劲”。工程管理部副经理郭力力更是对记者直言,当时愿意加入测控所,就是被谢长江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今,这支高效廉洁、能打硬仗的战斗队已经成为海科集团的核心代表。
  
撒向人间都是爱
  斯人已去,留给亲朋同事们的却是无尽的思念。用妻子的话说,谢长江是关公面庞,菩萨心肠。别看他严格管理,对工作一丝不苟,有时不给人留情面,但是内心却对同志、亲朋充满无尽的爱意。
  他关心下属,事无巨细,一一放在心上。集团公司中的很多同志都长年出差在外,家属们的事情就成了谢长江最大的牵挂。有一年,工程检测部主任王保俭在海上油田的工地上,家中孩子不慎脚骨骨折。谢长江一连数日亲自开车去他家,把孩子背下楼,送到学校,再背进教室,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对方表示感谢时,谢长江只是拍拍孩子的头说:“孩子啊,不能再胖了,再胖伯伯以后就背不动你了……”工程总监董纪平的爱人,夜里突发心脏病,又是谢长江连夜将她送往瑞金医院,然后陪着她输液直到病情稳定。
  他一直强调,奖金分配要向一线工作人员倾斜。改制第一年,他从院里拿到4.7万元奖金,他自己留下7千元,其余的全部分给同事;第二年的奖金是6万元,他又把5万元分给了大家。还有一次,他得到过年红包2千元,直接送给了生活有困难的传达室门卫。善良的妻子理解他的行为:“他总说事情是大家做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应当按劳分配。但这个‘按劳分配’却不把他自己包括在内。”他自己的生活却是节俭得不能再节俭,衣服都是反着季节去买,西装都是一二百元一套的,皮鞋是在小市场七八十元买的。他教育儿子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不和别人攀比去穿名牌。他用节省下来的钱资助了一名贫困儿童,直至大学毕业,那是他在胜利油田工作时结识的一个当地孩子。
  每做一个项目,谈判对手、竞争对象最后都与谢长江成了好朋友。因为谢总懂技术、讲诚信,有时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为工程项目负责,为对方的长远利益负责。
  年过半百的他,依然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工作当作生活来享受,把出差当作旅游来享受”,这就是谢长江的人生态度。
  谢长江最终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了节省单位开支,他坚持自己与一位专职司机轮流开车从云南赶往河南小浪底。出事的那天早晨,因为出发时间太早,他坚持自己先开车,好让司机多睡一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把集体的利益、把对同志的爱护放在第一位。
  大音希声,大爱无言,谢长江把一片赤子之心默默奉献给事业、奉献给自己的同志,用自己的生命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风亮节。
  谢长江简历:
  男,1956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74年在云南省广播事业局工作,1977年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今哈尔滨工程大学)。1982年分配至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工作。1997年担任海科院测控技术研究室主任,受聘为研究员。1999年任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因科技体制改革,随单位一起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2004年担任上海交大海科院党委委员、海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多年来,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同时研发多种符合市场需求的水下工程技术产品,为海科集团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07年4月26日在赴黄河小浪底水库转场途中遭遇意外事故,不幸因公殉职,享年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