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院士的履职感言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

期次:第1226期       查看:791




  陈赛娟院士一直是我敬仰的女性、学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经采访并无数次地陪同各媒体对其进行专访,也正因为此,我比旁人更多地看到了她女性的温婉气质和科学家特有的坚韧品格。
  作为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陈赛娟院士从“赶鸭子上架”到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关注人民群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提议案献良策,忠实地履行一名人民代表的神圣职责。她说,六年前第一次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时,除了感到无比的光荣,更多的则是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专业研究领域,对社会性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可能是无法发挥大作用的。但是在之后的五年中,她亲眼目睹、亲身感受着一名人大代表的“分量”,如:《科技进步法》的修订就是在人代会上由代表们联名提议的,并由代表们审议通过;人大开门立法、广开言路、广集民智的举措,也在《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的制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陈院士看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由于资助资金十分有限,一些课题组的运作捉襟见肘,经过她在人代会上联合其他代表们的一再呼吁,国家科技部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加大对每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转费的投入。所以在这六年的履职生涯中,陈院士写议案、提建议,乐此不疲。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陈院士根据目前卫生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医保政策惠及面等问题,组织了专题调研组,提出了“关于制定卫生基本法的议案”和“关于整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卫生部的医疗保险基金管理资源,优势互补,降低行政成本”的建议案,后者得到了媒体的极大关注。陈院士告诉记者,提出这一建议案的动议是因为看到很多走南闯北、漂泊不定的农民工得不到基本的医疗保障。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由不同部门分头实施的,再加上不同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差异、个人支付能力的差异、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的地区差异,以及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因素,使得“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奢望。陈院士建议,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与卫生部门合作建立统筹城乡医疗机构保险基金的专业管理机构,整合现有管理资源,做到政事分离,实现优势互补,降低行政成本,有效地解决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本届人大代表的履职生涯还刚刚开始,我们期待这位美丽女院士在不断创造科研神话的同时,激发更多的智慧花火,为深化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为我国医学科学事业的腾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纳言献策,无愧于人民的期待!(记者 闵建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