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之事唯“用心”二字

———记上海市“十佳”医生、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卫庆

期次:第1409期       查看:67






  王卫庆,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糖尿病和代谢综合症、垂体及肾上腺疾病诊治,建立了多种方法使嗜铬细胞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完成了中国难治性高血压人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流行病调查,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空缺,并进一步开展了原醛诊断和分型的临床以及发病机理研究,为提高国内原醛的诊治水平奠定了基础。她带领肾上腺小组率先提出紫纹图及全信息管理系统,并申请专利,大大提高了柯兴综合症的诊治率和准确率。担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秘书长和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候任主委,并兼任Journal of Diabetes副主编。不久前获得了“上海市‘十佳’医生”称号。
  初识王卫庆老师,是在内分泌学总论的课堂上,印象中的她是一位激情洋溢、风趣幽默的老师,本以为“治不好也治不坏”的内分泌学科,被她讲得生动神奇。借着采访的机会得以再次拜访。下午五点多的光景,在内分泌科病房中,身着白大衣、刚刚完成了一整天门诊工作的王老师却是另一番严谨认真的形象。而短短一小时的交流,我们不仅看到一位内分泌学科专家的成长经历,更体会到她多年以来对医学的执着、对患者的关爱。
  抓得住机遇 耐得住寂寞
聊起最初的选择,王卫庆坦言:“当时也不知道学什么好,我妈说‘做医生蛮好’,也就学了医。”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随着对医学的了解和学习,王卫庆对这个行业“越做越喜欢,越做越热爱”。包括后来到香港读硕士学位,以及读博士期间从骨代谢方向转到肾上腺疾病的研究,到现在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人士。她谦虚地说:“其实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我只是抓住了几次机会而已。但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在哪个行业,总是要尽量做精、做专、做深。”
  回忆二十多年的成长道路,王卫庆特别提到了在香港读研的那段“艰难”历程以及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内分泌科林小玲教授———她科研启蒙的导师。“刚到香港,人生地不熟,英语也不怎么好,计算机更不会用,而且语言交流也不顺畅。”“林小玲是个很干练的女人,那时候她刚生完孩子,还是每天早出晚归,一点儿也没有多休息,研究项目盯得特别紧,对我严格要求。”回忆当年,王卫庆不禁微笑:“自己当时倔得很,虽然完全不懂老师布置的工作,但逞强又不主动要求老师或同事帮助,一次老师将一个医学统计的工作交给我,现在看来很简单,但那时我第一次接触统计啊,在办公室整整一个晚上,先学会计算机、而后学会统计软件,再将统计任务完成、打印出。第二天导师上班,结果已经放在她的桌子上,老师觉得这个小姑娘平时一声不吭的,还真行啊!就这样,导师慢慢开始一步步教我怎么去做课题搞科研,给我很多点拨。虽然只是学术层面的师生的关系,但是从她那里学来的却是终生受益的。可以说在香港大学那段时间,我对科研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有了科研结合临床的思路。如今觉得,当时要是能多跟导师交流沟通会获益更多。”
  成功总是属于勇敢的开拓者
获得硕士学位后,在香港回归祖国的前一周,王卫庆选择了回到瑞金医院继续发展。当时以肾上腺疾病为特色的瑞金内分泌正需要加强肾上腺研究团队,因此,根据科室发展的需要,王卫庆将原来的骨质疏松研究方向转为肾上腺疾病研究。“当时还觉得换一个研究方向蛮吃亏的,但后来在肾上腺疾病及其他内分泌少见病上逐渐又形成了自身特色,并且发现虽是少见病,但深入认识,它的研究前景更是广阔。从科室的角度上说,当时科内已有人在做骨代谢研究,我去做没人研究的肾上腺疾病,更有利整个学科的发展。”她如是说。
  说起自己的科室,王卫庆更是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拥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宁光教授,因此我们不但获得了充足的资源和研究经费,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团队。宁教授经常说,内分泌科的每一人对学科来说都是同样重要。瑞金医院内分泌科不论是对刚刚毕业的住院医生还是年资稍高的主治医生来说,都是非常好的磨练和发展的平台。虽然大家在从事不同研究方向,但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共同进步。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平等而广阔。”
  不论是周一疑难病例讨论会、周三的主任查房、周四的研究生汇报,还是周五的早读会,内分泌科就是这样每日进行着不同层面医生之间的互动与学术交流。在转化医学盛行的今天,科研无疑是推动临床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今担任科主任的王老师,在完成自己的医疗、教育、科研的同时,还要考虑整个学科的发展、科研和临床的结合、多学科的合作等。对于这个集体,除了“爱”和融入其中的参与感和成就感,王卫庆还充满感激地说:“我的整个专业发展和取得的成功,都离不开我们科室前辈老师对我的教导和医院对我的培养。”
  我们还有很多能做的
在医疗环境欠佳的当前形势下,王老师仍然时常收到病人康复后的感激,收到藏族患者专程从西藏送来的哈达。聊到“医患关系”这个让很多医生以及医学生感到十分沉重的话题,她有着自己的看法,“其实医患之间有什么矛盾可言呢?双方本来就是互相依赖、互相合作的关系,目标都是一致的。没了医生,病人看不好病;没了病人,我们这些当医生的还能干什么呢?”王老师还引用了宁光教授的话“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用心去关爱和帮助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误会了”。行医二十余年,目睹了医患关系的变化,王卫庆依然觉得作为医生,我们还有很多能做的,用心行医,用心看病,即使到最后还是不能帮病人恢复健康,也要对自己、对患者有个交待。
  “病人大老远来找你,就是因为别人看不了他的病,你看得了,这是多么大的成就感?所以说,如果你选择了‘行医’,就得坚持下去。”对于初入杏林的医学生,王老师这样期待着:“平时多思多想,把基础的东西搞懂,才能更好地把握临床工作。”聊到医学的漫漫求学路,王老师拿自己算了一笔账:“我工作二十多年了,作科主任也就两年的事。学医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你可能觉得勤奋一天、两天看不出什么,但一点一点沉淀下来,定会给你一个回报。只要用心、细心、怀着一颗慈善的心去努力、去付出,不怕吃亏,一定会有硕果。”
  读一个人就像读一本书,短短一个小时,王卫庆老师让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医生所应具备的专注和严谨、慈爱和广博,而二十多年的从医路上,她也始终践行着对自己的要求和承诺。人生轨迹未必相同,“用心”二字却贯穿始终。
·学生记者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