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白大褂的医生

———记“全国优秀精神科医师”、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张海音教授

期次:第1426期       查看:252

张海音是一位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同时也是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他致力于心理健康事业,创建了心理健康热线,为公众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并积极参与社区宣讲、义诊等活动。他注重心理学教学相长,认为心理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能发挥很好地作用,良好的心理学基础也是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工具之一。他从医二十余载,不断探索创新,为患者提供专业心理服务。







  张海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森田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上海市行为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论文10余篇。获2008年度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11年度全国优秀精神科医师奖,2012年度上海市“十佳医生”提名奖、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他不穿白大褂,因为这能让他更直接地面对病人复杂的大脑回路与心理状态;他的工作岗位在医院里、在诊室间,更在危机中、在艰难时,没有听诊器、手术刀,他说“尊重”和“倾听”是他最有力的武器。给人群问诊、为心灵“开刀”,张海音教授向我们淡淡叙述着他工作20多个年头里的故事,原来惊心动魄也可以如此平和从容。
  “这个专业从不是热门,但很有用”
  “健康不仅仅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该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心理健康的标准比起身体健康难以具象考量,由此带来了诊断难、治疗难、预防难,这个专业并非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就业首选。而198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张海音,却选择成为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一名医生,并在心理卫生的战线上奋战至今。
  或许这个选择让人诧异,但张海音却觉得一切如此自然,当年懵懵懂懂中他选择了医学专业,也只是感觉当个医生应该不错,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特别是进入临床实习后,切实感受到“医生”这个职业的意义,救死扶伤或许是个宏大的命题,但践行就在换药、填化验单的点滴行动中。“希望能对别人有用一点”,在这样朴实的信念支持下,结合自己对心理学的兴趣,研究人的心理疾病成了张海音顺理成章的选择。
  刚踏上工作岗位,张海音充满干劲,由于当时国内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够,特别是早期的心理问题咨询和干预更是为人忽视,考虑到社会上其实很有需求,1990年11月,张海音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创建了“上海心理健康咨询热线”,这是全国开通最早的心理健康热线之一,为广大的社会公众提供了电话心理支持和心理保健资讯,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几年间仅自杀干预就处理千起。这一条热线之后更名为“上海市心理援助公益热线”,又进一步升级为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一直贯通了二十多年的时光。
  “尊重与倾听,能够离他们近些”
  抑郁、焦虑、愤怒……都是人类最常见的负面情绪,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没有这些负面情绪,而是要注意防范在这些负面状态下容易发生人际冲突,做出唐突决定,导致意外失误,甚至冲动诉诸于暴力解决等,这个时候专业的引导显得尤为可贵。
  “我刚进入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时,医院没有心理科,只有一间心理治疗室,所有的精神科医生轮流到这间狭小的诊室出诊,病人寥寥。”张海音回忆道,“我遇到过一些病人,说是来看心理门诊前在医院门外已经转悠斗争了一两个月,最后因为病情太重不得不硬着头皮偷偷摸摸地走进诊室。”也正是为了缓解这些人的顾虑,1998年,精神卫生中心特地在医院一侧建造了心理咨询中心大楼,另设大门,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接待病人,在日复一日的努力和社会日益正视心理问题的局面下,现在中心每天都要接待500多名咨询者,每年的门诊量达到十七八万,增长幅度也是保持着每年20%-30%。
  危机现场也是张海音工作的阵地。2008年,汶川地震,余震仍未平息,不少伤员和更多没有受到身体伤痛的受灾群众情绪波动,导致失眠、易怒、焦虑、不安等,有些更承受着失去肢体、失去亲人等极端的打击。张海音作为心理专家受国家指派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每天都要和上百个灾民“聊天”,为他们的情绪“搭脉”。特别是面对地震伤员,由于他们身心受到严重打击,大多躺在床上,张海音立刻改变传统“面对面相座”的咨访方式,而是采用蹲在病人床头谈话的方法,为伤员进行心理疏导。每天都几乎要坚持6个小时,就这样一个一个地蹲着为他们进行心理干预,腿麻、眼花、头晕,张海音站起来休息一下,喝口水,继续工作。他说:“都是躺在床上的手术病人,让他们坐起来会很痛苦,还不如我蹲着,这样也能离他们近些。”离他们近一些,也就是离他们的心近一些,张海音用这样的姿态把“尊重和倾听”这两个心理咨询中最基本的词汇变得生动形象起来。
  “不论在哪个科室,心理学知识都能发挥作用”
  张海音在繁忙的临床和科研之余,也很注重教学相长。他说,相比于国外,国内的心理咨询在规范化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实心理咨询也并非只针对情绪疾病的人,就像可以通过锻炼加强体质一样,心灵的锻炼也能增加心理的健康。张海音介绍了近年来兴起的员工辅助项目(EAP),心理医生应邀参与到各类企业员工情绪疏导与心理培训中,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情绪和心里的波动。此外,他还组织参与了多项社区宣讲、义诊,诊疗对象从精神病患、心理障碍者逐步延伸至普通人群。他希望能带领团队保持和加强专业领域的示范作用,在学科建设等多方面持续发展,创建特色心理咨询,为病人以及普通市民提供多层次的心理服务。
  比起培训普通人,张海音更重视专业人员的教育。作为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的主任,他主持着医学院基础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精神卫生学等多门课程。张海音坦言,对于医学生来说,内、外、妇、儿等需要掌握的医学知识太多,相比起来心理学或许是一门边缘学科,学生们多对心理疾病缺乏感性认识,觉得心理学知识枯燥难懂,只能死记硬背。这对授课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时需要更生动的实例,灵活应用视频、影像等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巧。他认为,医学生们在毕业后并不会都做专业的临床心理医生,但不论到哪个科室,心理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确实能发挥很好地作用,比如帮助医生识别病人话语中的潜台词,理解病人在进入诊室前可能遭遇的不满意,更好地处理病人对疾病的误解等等。他还强调,良好的心理学基础也是医生处理医患关系的工具之一。
  张海音从医二十余载,从“希望能对别人有用一点”到“离病人近一些”,从小小诊室到每个现场,从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推广到普通人群的心理咨询,每一步路都凝聚着他的辛勤与汗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个不穿白大褂、不带听诊器的医生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着。
·学生记者 王玉珏·
报刊导读